PC补了AI一个大缺陷
2024-05-24 21:00:56
  • 0
  • 0
  • 0

以往对AI PC的理解,以为只是PC搭AI的车,虽理所当然,但也乏善可陈。直到4月26日杨元庆在天津向我们亲自讲解其中门道,才顿有所感。原来,“通用的AI+本地化的知识”结合,才是完美一对。在PC端为AI提供个人知识库,不仅是PC提高智能的需要,而且补上了AI缺乏本地化资源这一大缺陷,从而共同引领人工智能变革,向智能个性化方向跃升。

细想起来,通用人工智能火了这么长时间,有一个问题,大家不同程度都有感觉,但没有当作一回太大的事。这就是,通用人工智能过于“通用”,它给出的答案是没有个性的,输入同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大同小异,千人一面,都是一些四平八稳的共识型结果。可是,人与人之间,是有个性区别的,在个性上是不“通用”的。个性化的钥匙,只掌握在个人记录的集结地。二者的关系,犹如历史与家谱的区别。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把人人通知(“通用”)的大事,与家谱式的场景细节,结合在了一起。如写鸿门宴:“樊哙举酒盅一仰而尽,拔剑切生猪肉啖食,顷刻而尽”。让人如身临其境。

通用人工智能之所以让人觉得缺乏亲切感,是因为只告诉大家人人皆知的“历史”,但缺乏与我相关的上下文(“家谱”)细节,没有解决“这与我有什么联系”的问题。须知,在自然语言中,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得以排除歧义,得到准确的个性化唯一解。

杨元庆认为AI PC重点是五大特性:个人大模型(自然语言智能)、本地异构算力、个人知识库、开放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这使PC将不再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 而是 AI Personalized Computer(人工智能个性化电脑),成为内置个人智能体的个人计算设备。

这有助于解开一个双向困惑。此前,人们一方面疑惑PC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另一方面疑惑通用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实现个性化。通过AI PC,实现了普遍主义的AI与个性化的PC的天作之合。这是足以引领人工智能变革的重要理念。

从理论上说,未来趋势之所以如此,本质在于:“普遍主义只是真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要想回到真实世界本身,就必须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首先是与个性化的参照点结合”(《后现代经济》第一章后现代经济价值,第四节经济学中的后现代价值观)。

参照点(reference point)是卡尼曼提出的重要概念,是个性化价值理念的核心。这种理念认为,个性化价值是普遍性的效用相对于本地化、个人化的参照点的得失。而参照点又不是唯一的一个,一个人据有一个参照点。这决定了,价值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通用值,而是因人而异参照点上所有值的集合。萨缪·鲍尔斯在《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中,据此提出了情境依存的偏好模型。它相当于是AI PC的价值公式,说明了AI PC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到底在哪里。他解释说:“如果效用函数是用来解释实际行为的,那么它的自变量就应该是状态或事件的变化而非状态本身。因此,个人给状态赋予的价值取决于该状态与现状之间的关系。”(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9)这个“现状”就存在于PC中。当然,广义的参照点,还包括与PC一样可以存储有别于他人的本地数据的中心(如手机、家居、汽车)。此前,参照点上无智能,智能中无参照点,AI PC一举将二者统一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PC将演化为PDC(Personal Data Center)。为什么只能存在国家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不能存在个人数据中心呢?由此一想,我们的未来豁然开朗——人类的智慧降落伞,终于找到了智能落地点。(原载《互联网周刊》5月20日第10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