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口述历史研讨会精选之十五】姜奇平:成为未来事件的历史
2021-07-29 16:05:39
  • 0
  • 0
  • 7

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用三个主题词来评价这本书,第一个是过去,第二是现在,第三是未来。
第一,过去,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都觉得历史是自己创造的,但是要还原真实的历史。这个工程特别有意义,从认识角度,历史角度具有原生态防伪的特征,而且对未来还有再发掘的功能。
第二,口述史有助于我们认为现在的原逻辑。从现在的角度去看口述史的意义,它可能屏蔽掉一些伪逻辑的造假,有可能回到更长远的认识上。
第三,从未来的角度看,口述史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历史,不光是回顾现在,而是发现当下。口述历史的意义在于成为未来事件的历史。

现场图片

我想用三个主题词来评价这本书,谈谈对这个项目的看法,第一个是过去,第二是现在,第三是未来。第一,过去,我们看口述史,我觉得口述史具有防伪功能,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互联网虽然没经过多长时间,互联网历史和我当时经历的已经有很大距离了,一个是陈彤刚才说的,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都觉得历史是自己创造的,但是要还原真实的历史。第二个,这个历史跟我看的不一样是有原因的,我发现谁权利大往往在历史上的权重就大,那么口述史就有过滤功能。我曾经有一度产生一个错觉,为什么真理一定会胜呢,我突然发现一个写历史的原因,胜利者把失败者消灭了,所以消灭的人已经没有权利说自己历史怎么回事了,所以战胜的人肯定就是最后变成历史真相了。但是口述史也是过滤掉,比如说《史记》写法和别的写法不一样,说这个是IT《史记》,可能受一些政府方面的影响,但是这种原料原生态的历史是没有办法过滤的,后人可以从不同逻辑里面发现原来不重要的事情,后来可能觉得很重要。中国也像陈彤说的,趁我们还在,如果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现在写的历史已经经过非常大的加工了,以后这些当事人过去以后,中国历史真相回顾以后,我觉得对历史是一件难事,他们本来就不太懂历史,真正搞科技的人也不太多,这个工程特别有意义,从认识角度,历史角度具有原生态防伪的特征,而且对未来还有再发掘的功能。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可能需要历史来评价。

第二,我认为有一种说法,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也就是说是问现代问题,这个现代是指什么呢,从历史里边能够看到某种逻辑,口述史有助于我们认为现在的原逻辑,也就是说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最近有一个概念叫元宇宙,认为互联网有一种自己的,用科技方法论来说有自己的内核,这个是针对什么呢,我们身在历史当中往往不一定看的很清楚。历史会往哪个方向演进呢,这就涉及到对逻辑的判断,我们短期十年二十年逻辑不足以判断。我认为这个时候回顾科技史上这种初心,初心其实就是原逻辑有助于我们人清楚现在哪些是属于把互联网当做经济,当做工具,它没有本质,哪些是说互联网真的有本质,这个问题通过回到初心也许能够更好的认识。因为我们今天的历史还是很短的。我不太赞成把互联网分成技术、社会,好像是技术一个逻辑,社会是一个逻辑,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时候是不是生产力就不起作用了呢,最后这个原逻辑可能就在生产方式当中,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回顾初心,尤其在初心的时候会发现那个东西没有杂质,就容易免受一些功利性的干扰。我们今天提整个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当时我们建立的数字论坛,数字论坛有一个好处是有初心,没有杂念,专心专意想这个事,这个心态就和书中这些人物是一样了。现在到了回到初心的时候了,我们闹了半天到底有没有内核,有没有核心的逻辑,元宇宙只是工具,就是说从现在这个角度去看口述史的意义,它可能屏蔽掉一些伪逻辑的造假,有可能回到更长远的认识上。

第三,我认为从未来的角度看,历史实际上是在后面,有待于创造的,不断发生的,我上个礼拜到了贵州转一圈,发现那个地方的历史和斯坦福的历史和法兰克福的历史和伦敦的历史都不一样,那是在一个比硅谷还好的环境里面,比称为中国的班加洛尔,谁都不知道,计算算法出现几何级的倍增,我那时候想到了我们已经老去一代,不同于Unix的逻辑是什么,他们的产品非常厉害,是在一种很纯净的状态下创造一种新的历史。再比如说我们这个互联网历史还是偏重于科技,但是我认为互联网很快就会成为经济世界和社会世界,这些历史有可能还在开展之中,有些甚至还没有到来,举例子来说,我们错过了美国的前二十年,但错过的是技术这一块,从电子商务的角度讲有可能那个历史是从中国开始的。中国的这个逻辑是什么,是不是美国这个逻辑?有可能完全不同,一样长出来了,为什么能够在这个地方长出来而不是别的地方长出来,它里边也有逻辑,而且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所以我认为这个历史有可能将来真的像九如说的,我们可能要更全面的挖掘互联网历史,我觉得中国现在也在于不断的创造历史过程之中,至于互联网文化、互联网社会发生没发生我还觉得有点怀疑,我认为也可能这个历史还没开始。所以我认为这个口述史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历史,不光是回顾现在,而且是发现当下,因为托福洛跟我说发现未来是最好的办法。技术现在已经有的事物,看到太多这种事物在未来才有可能成为历史,也就是说成为未来事件的历史,这些我相信口述的意义是在于非常微小的状态发掘出来,这是非常伟大的事业,希望这个事业能够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共同完善。

互联网技术、组织逻辑是怎么形成的,就是为互联网立法,但立的是技术,有可能以后立的是经济组织主导逻辑和社会组织主导逻辑,后人会关注,谁在这个模式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互联网口述历史第1辑•英雄创世记》

会议相关文章

温顿•瑟夫: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节点

凯蒂•哈芙纳:成功有无数的父亲,而失败是个孤儿

马克•韦伯:互联网历史研究具有宝贵的价值

全吉男:疫情期间互联网展示了它的独特价值

钟布: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服务社会各阶层,而不只是富人

徐愈:互联网发展到了历史交汇点

周宏仁:互联网是点亮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盏灯

韦路:互联网口述历史的三大特色

熊澄宇:互联网口述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胡建生:找回初心 走向未来

方兴东:互联网和人类的底座是全球一体化的科学精神

刘九如:记录历史,也将载入历史

陈彤:历史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吴伯凡:培根固本,根和本都很重要

姜奇平:成为未来事件的历史

吕本富:口述历史需要不同的体例和标准

胡延平:源与流---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张向宁:从历史中照见未来

蒋涛:把精神和文化传递下一代

梁宁:互联网口述历史中国伟大的文明工程

李欲晓:回忆人类的发展文明历程,向互联网贡献者致敬

周健工:科学技术的演变是社会建构过程还是自然现象

吴飞:技术创新是互动过程中的“添砖加瓦”

徐忠良:回望历史,观察当下,影响未来

崔保国:互联网全球发展的全景轨迹

彭兰:对互联网口述历史的几点期待

喻国明:互联网研究应为解决“时代之问”提供解决方案和社会智慧

陈春花:开启全新的旅程,由技术回归到人

秦朔:未来世界互联网的创新应由我们来带动

吴晓波:互联网一个新的革命形态

郭良:互联网的初心

王俊秀:科学共同体----互联网之母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